近来,各地在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设中公布了重要的民生发展目标。住房、医疗、教育、养老、环保、食品安全、收入分配,都是老百姓朝夕面对的生活关切。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,如何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,这是关系改革发展全局的大事。
民之所望,施政所向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,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,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,比上年名义增长8.9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.4%。中国步履扎实地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。经济发展了,财力充实了,国家也更有能力来增加公共服务投入,保障和改善民生,提高人民的幸福感。
反过来看,改善民生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。百姓关切就是需求,有效需求能够转化为消费,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。例如,去年2月审议通过的《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》及相关改革方案提出,取消了实施30年的暂住证制度,改为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。这项改革为流动人群在大城市落户提供了通道,同时,也带来了对城市商品房及相关产业的新需求,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五大发展理念,展望未来,如何让改革与发展更多惠及百姓,是实现协调、共享的题中之义。
首先,要加强供给侧改革,提供改善民生的有效供给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升,百姓对于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增长强劲,然而,现有的供给却不能充分满足需求,关键是供给结构的失衡。当前,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经济发展仍然处在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促转型的过程中,很多行业仍显粗放。2014年全球粗钢产量16.62亿吨,我国产量达到8.22亿吨,占比将近50%,然而,日常使用的圆珠笔头的钢珠,我国现在还无法生产。这也透露了过剩与短缺的矛盾——大量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生产过剩,而百姓消费升级所需要的大量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却供给不足。近年来,中国游客抢购日本的马桶盖、韩国的化妆品、澳洲的奶粉等新闻屡见不鲜,凸显了我国亟待加强供给侧改革,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,提高有效供给,满足民生需求。
其次,改善民生既要积极有为又要量力而行,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。民生领域改革的推进要分清步骤,把握节奏,拿捏分寸,协调落实。以京津冀为例,2014年,北京市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1265元,天津为1042元,而河北只有645元,仅相当于北京的51%和天津的62%。京津地区对于环保的关切与河北地区对于发展的关切似乎各有侧重,但又密切关联,改革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,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,让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落到实处。
当前,从全国看,城乡、区域、行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突出。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,比上年增长8.2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.6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,比上年增长8.9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.5%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值的差距超过1.9万元。全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,城市里也还有1亿多人生活在棚户区。这都要进一步在缩小收入差距、精准扶贫、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作上下功夫、做文章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,将创造更多新需求。此外,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百姓消费的升级,将带来更多改善性需求,这也将给供给侧改革提供巨大空间和宝贵机遇。如何更好满足需求,需要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,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,创造条件让人人都有机会公平地参与现代化进程。
与此同时,改善民生也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发展实际,要从当前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出发,科学制定民生发展目标、稳步推进。既要把民生改善放在突出位置,又要防止盲目追逐高目标带来的风险。既要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,想办法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又要警惕“高福利陷阱”。
展望未来,全面深化改革将释放更多“红利”,最终惠及民生;而民生所需也将给改革提出新的课题。优化供给结构、提高供给效率,无疑是关键。(钟超)